2021年,在北迴線的一些拍車紀錄,決定集中在這篇文章。
崇德_1_20210615.JPG
(1)車次不明的下行雙柴電,應該是某水泥廠當日早班運用值日生,完成任務後返回花蓮段。

北迴線自己很少來拍,路程遠當然是最主要的原因。現在有了國五、又有蘇花改,開車方便許多,來的機會應該....也變高?其實並沒有,還是久久來一次,都是因為一些特殊列車,才讓自已追進來這裡;又或者是要去花蓮,在途中休息的時候、才會拿出相機拍個幾張。

是啊,真的把這段路線當作中途休息的配角,其實北迴線很精彩,就只是自己沒有好好計畫去拍它。不過有一個點是自己一直有想去的,一直想特地繞去看看的,就是崇德北邊的大景點。拍車、拍大海、拍清水斷崖,上次來這裡是2010年的事,但對這裡超有印象,因為景色真的很漂亮很吸引人。相隔這麼久,總算又有機會來這裡看看,一償宿願。

貨列是北迴線大宗,柴電貨列更是必拍。聽柴電運轉的聲音在山谷中迴響,很療癒啊!

之後今年如果還有機會再去北迴線,就把紀錄集中到這一篇文章來。

以下看圖。

崇德_3_20210615.JPG
(2)感覺像是緊貼山壁運行,這輛太魯閣是上行車,喬個位置,稍稍帶點海景。

崇德_7_20210615.JPG
(3)小過彎帶點弧度,帥氣的普悠瑪快速通過。

崇德_2_20210615.JPG
(4)下行車比較好帶景,山景海景一次入鏡,看得舒服、拍得過癮。

崇德_6_20210615.JPG
(5)位置喬一下、鏡頭拉廣一點,拍多點海景與後方的懸崖陡壁進來。

崇德_8_20210615.JPG
(6)收工前的上行貨列,好像之前的廢土列車斗,不知用途為何?

南澳_1_20210615.JPG
(7)南澳南的點,剛架好梯子,車就出現。正班莒光車走的是西正線,後方隧道內的頭燈是走東正線的貨列,兩者雙單運行,貨列應該是在隧道內被超車的吧。

南澳_2_20210615.JPG
(8)走東正線出來的貨列,速度很慢,可以拿著梯子換好位置再拍、都還來得及。

南澳_4_20210615.JPG
(9)奔馳的普悠瑪,在這個可以加速衝刺區間,真的是可以好好享受它的速度感。

南澳_5_20210615.JPG
(10)短短的7501,如果再過來一點在彎道上拍,拍起來可能感覺就像單機。

南澳_6_20210615.JPG
(11)北迴線上的雙機大柴電,衝出隧道的畫面當然必拍。

永樂_1_20210316.JPG
(12)永樂站內的線形不錯,也是取景的好地方,先拍張貨列過彎。車次、不記得了。(7529次?)

永樂_15_20210316.JPG
(13)永樂站內的調度用機關車,緩緩駛出,準備連結貨斗。

永樂_3_20210316.JPG
(14)鏡頭拉遠來一張,讓背景豐富一點。

永樂_6_20210316.JPG
(15)看到混編的貨列就知道是7501次,加速通過中。

永樂_7_20210316.JPG
(16)下行的列車角度也不錯,只是早上有些逆光。

永樂_8_20210316.JPG
(17)在北迴線,電車反而是最少拍到的。

永樂_12_20210316.JPG
(18)用廣角端、拍普悠瑪過彎,感覺不錯,下次拿貨列試試。

永樂_10_20210316.JPG
(19)這張是拍下行列車的尾巴,反差大,普悠瑪看起來很有氣勢。

永樂_13_20210316.JPG
(20)下行單機、車次不明,要去東澳當值日生嗎?

永樂_14_20210316.JPG
(21)台泥的貨列進站,雙柴電準備解聯,換股折返和平。

永樂_16_20210316.JPG
(22)當天主角,CK124回送專列進永樂。可惜蒸機的正面不是朝尾端....

永樂_17_20210316.JPG
(23)蒸機運轉人員下車整備中,光線正好,只可惜端面沒朝向尾端不夠好。

東澳_3_20210420.JPG
(24)東澳北,太久太久沒來,現在這個位置多了一個號誌在眼前(遮在電車端面那個),變得很難拍,本來可以拍上行車的角度,被遮掉很難閃。既然來了,就想辦法拍看看。

東澳_1_20210420.JPG
(25)快速通過的太魯閣號,拍完馬上低頭,風壓很大。算是勉強找到位置拍,但只能拍大頭。

東澳_2_20210420.JPG
(26)東澳始發的7505次貨列,這天是R163牽引,緩慢地通過眼前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北迴線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nshil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