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rcraft Spotting at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,早就聽說已久、卻從來不曾做過。
香港國際機場一景。展示的“沙田精神號”復刻版。
拜前陣子到香港上課之賜、住宿飯店與上課地點又都在機場旁邊的東涌,那當然是不給他客氣,早中晚各一趟,把握時間好好的在這打鐵鳥。雖然天候不佳,但收穫真是多又多。
香港國際機場,因所處位置又稱赤鱲角國際機場,簡稱HKIA。IATA代碼HKG,ICAO代碼VHHH,個人較常用ICAO代碼,所以後面遇到簡稱就都以VHHH代替。機場有兩個跑道,分別是北跑道(07L-25R)與南跑道(07R-25L),長度皆為3800m。目前跑道採分隔模式運作,北跑道主要是供客機降落,南跑道為客機起飛與貨機起降,當然也是會有參雜運用的情況發生,但基本上是照前述的規則運行。夏天香港主吹西南風與西風,所以常用25端起降,而冬天則是吹東風與北風,所以較常用07端起降。上面這些因素,都會跟拍攝位置有關聯。
這裡不虧是大機場,繁忙程度是無法想像的。按照自己到香港機場官網查的資料,在2010年5月底,一天約有750架次客貨機起降(當然不含航班代碼共享者),在尖峰時刻,真的是飛機排隊等降落、等起飛。自己在6月下旬搭機返回台灣時,就因為在傍晚起飛潮中,班機排隊在第七順位起飛,足足等了20分鐘才起飛,隔著窗戶看著外面一架架飛機排隊等候,也真是夠壯觀的。
在香港拍到的第一架飛機,隔著玻璃窗的Air Asia。其實香港機場的玻璃很厚、又有顏色,想要在候機時隔著玻璃拍飛機,不容易。
傍晚時分的香港機場,這邊是南跑道與南翼。
同上圖的角度,不過是在清晨時分。遠方山下的區域就是東涌新市鎮。
在離境層看第二航廈,T2最頂層就是著名的賞機點,這次因為時間與天候關係沒上去,小可惜。
抵港出關的時間已經快7點,看到樓頂的小黑影,這個時間還是有遊客在上面流連忘返。
看到沒有?隔天是下雨天,然而就算下雨天、還是有死忠航迷在T2樓頂賞機,了不起。
七樓離境層一景,共有九區(A到J區)的報到櫃檯,地方大要花點時間找,加上香港出境審核算是比較繁瑣,早點報到準沒錯。
報到櫃檯一景,要挑時間照,才不會都是拍到人。(其實拍到都是人才正常吧)
五樓入境層一景。背包客、旅行團、洽公人士,將整個樓層弄得超熱鬧。
因為機場太大,如果從最遠的Gate到海關審查處,要走上一大段距離,於是就有這種電動接駁車,不過可不是免費的,搭乘單價貴的很。
不過倒是看到很多旅客下機後,直接坐在旁邊休息,就是要等這些車來服務.....
處處可見的航班資訊,搭機、接機與拍機時的重要工具。真的是密密麻麻的航班啊!
機場內部餐廳之一。港式燒臘快餐店。味道嘛....不太清楚。
機場快線就在機場正面可以搭乘,很方便、但票價不便宜。個人是覺得它的車子沒多漂亮就是,加上不熟,根本不想拍。
這次的主要交通工具,雙層巴士。票價相對便宜,速度也算快。跟機場快線比起來,拍這種雙層巴士還有趣味的多。
紅色計程車。
綠色計程車。
藍色計程車。香港計程車似乎是用車身顏色來區別經營區域,不過全都可以跑進機場就是。
七樓離境層南側,這裡叫做“Drop-off Area”,北側也有一個,這次就是在這兩個地方拍機,消磨課餘時間。
而香港機場內部也真是夠大,這次根本沒時間去第二航廈(Terminal 2),光是第一航廈(Terminal 1)就逛不完了。光是非管制區域可以吃飯的地方,就大概有30間以上,選擇非常多。機場裡面的東西物價、除了出關之後的候機區比較貴之外、其他吃的、用的與市區相比差異不多,非常夠意思。而個人覺得香港機場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在他的廁所,以男廁來說是每一間就有一個專人負責,你就看到一位清潔先生不斷的擦地、不斷的整理。這可能跟香港機場的旅客人次實在太多有關,不這樣做,實在很難保持乾淨。要說小缺點,就是飲水檯太少,出境候機區不算,整個Terminal 1的開放地區我只看到兩檯,實在嫌少。
這次因為時間因素與天候關係,沒有到Terminal 2樓頂著名的觀景層,也沒到機場南端的維修區,有點可惜。這趟主要拍機的地點是在Terminal 1的離境層,就在這個機場的第七層外兩側、公車下車的地方,其實也就是大廳外的吸煙區。這裡適合拍25端降落,而且就在離境大廳外,補給與上洗手間都相當方便,想要知道航班資訊進到機場大廳內觀看也可獲得,而且這裡不怕日曬、不會雨淋,機場的WIFI也可收到,notebook架起來就可上網,根本就是懶人出草的最佳選擇。南側拍南跑道稍稍近些,焦段大概用150-300mm即可;北側拍北跑道稍遠,大概是200-350mm最佳。
先把這次所拍到的貨機放上來,客機就慢慢整理吧,讓自己可以回味更久。
<香港機場貨機篇>
Avient MD-11F(Z-BVT)。1993年成立,註冊在非洲辛巴威的貨運航空公司,主要的航點在非洲,有個特殊的貨運服務是....運送動物?
他們的B727-200與IL-76貨機是我也很想拍到的。
Shanghai Airlines Cargo MD-11F(B-2167)。上海貨航的MD11F,一週四架次往返上海與香港兩地。
夏天由25端降落的機率較高,背景帶到的就是東涌市區。
Cargolux B747-4R7F(LX-YCV)。這架應該台灣的航迷很熟悉,每週定期在台灣有運用的Cargolux,是著名的貨運航空公司,擁有16架B747貨機。
這是北跑道25端(25R),貨機較少用此側降落,正常應該是走南跑道的25L,這天因為天候因素,有些航班delay,才有這種大放送的機會。
KLM Cargo (Martinair Cargo) B747-406F(PH-CKD)。班表是寫荷蘭馬丁航空,不過來的卻是荷蘭皇家貨運航空?原來是濕租機。
Singapore Airlines Cargo B747-412F(9V-SFJ)。新航貨運共有14架Mega ARK,總載重可達110公噸,可掀起機鼻,是新銳貨機之一。
Hong Kong Airlines B737-37K(B-LHM)。香港航空的貨機,夠小台吧。
Polar Air Cargo B747-46NF(N451PA)。極地航空貨運,主要基地在安克拉治(難怪叫Polar Air),是間著名的航空貨運公司。瞄準降落,背景就是香港國泰城,兩顆紅豆入袋!
Polar Air Cargo B747-46NF(N450PA)。也是極地航空貨運,還跟上面的連號,由25R下來的貨機都是Bonus啊!
World Airways Cargo MD-11F(N273WA)。世界航空貨運,在台灣還蠻常見到這家航空公司的飛機,原因不是他有貨運線,而是長榮航太有承攬這間公司飛機維修業務的關係。
Korean Air B747-4B5F(HL7602)。大韓航空的貨機,第一次見到。話說這一天真的很多由25R降落的貨機....
EVA Air Cargo B747-45EF(B-16483)。當然要贊助一下自己國家的貨機,綠地球航空的B747。(只是都沒看到小紅莓的貨機....)
FedEx B777-SF2(N850FD)。大熊貓機,當他從天際線出現時,一開始以為這架FedEx貨機怎麼了?等到飛近看清楚,才知道拍到寶。
FedEx MD-11F(N592FE)。在台灣最常見到FedEx的MD-11F,很有親切感的機型。(小時候看飛機,最喜歡看到B747、MD-11與DC-10啊!)
Cathay Pacific Cargo B747-467/BCF(B-HOU)。國泰主場,當然有國泰的貨機。這架是首架747貨機,機身上還有註記。(看到消息是之前他被封存在沙漠裡,因應貨運量恢復才又被請出來....)
Cathay Pacific Cargo B747-467F(B-HUK)。國泰的鐵皮貨機,這架似乎也在台灣拍過?回去翻翻舊相簿....
UPS B747-45EM(N578UP)。香港是全亞洲最大的貨運航空中心,理所當然要看到UPS這間快遞公司的飛機。
UPS B757-24APF(N458UP)。B757的貨機群是UPS的主力,在台灣較不常見到。感覺上它的客機比較大台些?
UPS MD-11F(N291UP)。跟FedEx比起來,我比較喜歡後者的MD-11....
好像寫的有點太長了,不過第一次去,隨便拍個幾小時(當然是好幾段的幾小時)就有這些東西,過癮啊!
香港東西又甜又油(對我這個習慣清淡口味的人來說),天氣悶熱(三天換了七套衣服),人潮又擠(晚上八點到旺角,你就知道我在說什麼),實在很難喜歡,不過因為有這個機場,馬上就變成迷人的地方!
- Jul 14 Wed 2010 00:04
香港機場拍飛機(Part.1簡介與貨機篇)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